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英才计划”化学特训营活动持续进行并顺利结营

发布时间: 2023-02-08  浏览次数:



2023130-23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承办的英才计划化学特训紧张有序开展。特训营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知识与思维相结合,共开展了5个半天的化学先修课程,4次前沿报告,2次虚拟仿真实验,2次实验包实验讲解和演示,4次微课题研究课程,还开展了朋辈交流和政策介绍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1日的课程以结构化学和计算化学为主题。上午陈光巨教授讲授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理论课程带领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体验物质结构的魅力,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下午第一阶段,方维海院士授了量子时代的化学前沿报告,介绍了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差异、量子纠缠现象、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等,揭示了量子计算的应用前景。下午第二阶段,魏锐教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包实验——DNA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同学们亲自实践并积极参与

22课程以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为主题。上午,邢国文教授以有机合成为例讲授了高中有机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到有机化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引导同学们应用多向思维模式学习化学,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下午第一阶段,张俊波教授放射性药物简介和中国造广谱肿瘤显像剂99mTc-CNDG的创制为题,介绍了放射性药物相关基础知识,展示了团队的科研成果,鼓励同学们学习化学要敢于尝试,贵在坚持。接着,陆洁老师带领学员开展了放射性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虚实结合,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23日的课程为化学热力学相关主题,上午,范楼珍教授讲授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课程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介绍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化学平衡的概念与推导等,并一些难点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21-3日期间,6组微课题项目开展了3次课程,营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充分互动,部分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分享,研究气氛热烈。特训营最后进行了理论课程考核、政策介绍、结营仪式等环节化学学院副院长魏朔老师宣传强基计划和化学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培养处副处长马东瑶老师宣读优秀营员名单,8位同学获得了优秀营员;学院党委书记卢忠林老师做总结致辞此次化学特训营活动圆满结束。

 

营员们表示此次学习收获颇丰

今天的理论课程围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开展,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有关量子的知识。一直以为量子是一种高深的东西,经过了一天的学习,我也对量子略有了解了。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让我们听懂了量子的特性,也对它的效用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实验课之前,我并不能说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方面的知识非常热忱——这些知识在我的头脑中是抽象的、孤立的名词,而我很难对它产生直观的理解。一步一步从戊糖、碱基、磷酸到整体的拼凑,仿佛切身在体会DNA步步脱水缩合。在直观的体验中,有机反应生动形象,这种通过模型不断接近事实的思路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叶同学)

上午,跟随陈光巨教授学习微观结构和性质,从量子力学的历史开始,一直到普朗克常数。之后陈教授又介绍了与石墨烯、纳米管等结构。下午方维海教授作了一个关于量子时代的报告。通过对传统计算方式与量子计算的对比,突出了量子计算的强大。之后对量子信息、量子纠缠等有关诺奖的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在魏博士的指导下,搭建DNA球棍模型。在学习之前,只知道DNA是双螺旋结构,每一个DNA有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组成。今天亲手搭建了DNA球棍模型,对结构有了深刻的了解。在与3D图形的对比之后,我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诚然,在未知空间结构下搭载分子模型属实困难。可以想象,当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奇思妙想可谓是惊艳。晚上跟随刘楠教授学习电子皮肤,在构造过程中,需要加入多种传感器,例如光、热、电……之后每个同学都分享了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了一位电子皮肤的专家,并展开其研究成果。(段同学)

今天在巨人的肩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量子力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果然诚不欺我!早上教授的讲解可谓是事无巨细(记笔记手很累),系统化地从历史到相关理论的内涵、发展的角度介绍了量子力学、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等理论性的知识;并且佐以具体举例示意,也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下午前沿报告,方院士直接拔高视野,目光直指化学处于的多学科交叉中心地位,将量子计算机进行了展望。实验中拼接DNA的结构把我手指都拼酸了……构建实物模型果然很累,我肃然起敬。不过确实在密度很大的知识灌输里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晚上的讨论里从大家取向各异的提问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思维带来的碰撞。导师的回答也很详尽易懂。(邹同学)

今天学习了很多可能和未来专业(医药学)挂钩的东西——有机化学和放射化学。在上午有机化学的课程中,邢教授通过系统化地讲高中所学的常见官能团及其相关性质,结合习题和经典举例,梳理了有机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午的主题是放射化学,首先从核物理的角度切入,介绍核反应的基本类型,然后介绍了放射性化学的发展前景。紧接着在放射性药物的防治方面进行了虚拟实验。这和我未来打算从事肿瘤制药方面的打算不谋而合,也提供了新的思路,非常有再进行进一步探寻和梳理的必要。(邹同学)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