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校友风采丨陈争:在课程研究中追寻教育梦

发布时间: 2020-12-05  浏览次数:

陈争,199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工作。2014年被评为北京一零一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曾获全国化学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员、北京市新课改现场课比赛特等奖等荣誉。已出版专著《中学化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七篇论文发表于《化学教育》,六篇论文获全国和北京市一等奖,负责的课题曾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

有人说,“课程”一词在英语里有“跑道”、“奔跑”的意思,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引领他们奔跑。我喜欢这个解释。

在化学教学中我追求对学生个性的呵护,精神的引领,唤醒学生内心无限的可能。这是缘于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对教师这个身份的“敬畏”。正如新加坡校长任命书上写道“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依赖于你的引领、塑造和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有用的公民。”

从课堂形式的创新,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探索化学学科本质,到探索学生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开发化学校本教材到建构化学特色课程,二十多年来,在一零一这片精神的沃土上我激情而稳健地实践着。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我一路奔跑,成长为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

一、 常规教学课程有研究有突破

1.问题引领的教学课程

思考是生命的动力。我希望学生会思考,课堂上我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好的问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我对问题的设置也是在思考中不断积累。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大百科全书》上我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陶瓷举世无双,可恰恰是因为陶瓷的发展,使得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发展近乎停滞。”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泡在北图,痴迷地研究一切和玻璃、陶瓷有关的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试图问答这个问题。

答案让我震撼!

一种新材料刚出现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用它。只有不断地去实践才能挖掘出它的价值。比如玻璃,正是因为不断地被尝试使用,才有各种透镜的出现,使人们探寻自然的眼光得以延伸到浩瀚的宇宙和神秘的微观世界,从而带来物理光学等科学革命性的发展。而在中国因为有陶瓷所以玻璃没有受到重视和使用,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受这个问题的启发,讲《无机非金属材料》时,我搜索了上千个视频制作了一个四分半钟的视频。视频中我选了人类历史上、现代生活中、科学研究中、太空活动中与硅有关的八个片段,问学生:你认为材料、化学、社会和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的目的是给学生打开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他们看到人类的发展。材料变迁的周期从几千年缩短到几百年、几十年,现在材料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化学在创造着世界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也带来了毁灭。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使我们的视角更加客观,使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人类发展满怀激情的同时对自然也更加敬畏。

问题的设置也反映出教师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我以比较典型的化学课为案例,研究驱动性问题的搭建框架并加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课例,形成了一系列问题引领的教学课程

2.问题解决的教学课程

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正是科学的魅力。在课堂上设置真实情景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把知识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动获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节课,我设计了“模拟海水资源利用设计师”的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要研究海水中有用物质——溴单质,并进行提取。经历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的过程。

通过合作讨论,每一个团队提出理论分析,实验设计的方案,最终进入实际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大规模工业生产溴的流程及化学原理,从中掌握物质分离和检验的一般思路。课堂上使用的是从海洋馆取来的真实的海水和海盐。当学生们用自己设计的方案从海水中真的提取出溴的时候,被化学征服了。

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设置有效的学生活动,也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课题。我和同组的老师们共同研究,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实例。

3.突破难点的创新课程

概念是科学的高度概括,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学习的隐形难点,如果教学中直接给予学生概念,那么就会失去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经验和体验。概念教学也是许多老师教学中遇到的瓶颈。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科学史上这个过程中哪个部分的科学活动是可以让学生在某一个阶段来模仿的,哪一个部分是可以变成黑箱模式让学生去创造的?在模仿科学家的过程中,怎样设计活动让学生凸显自己的思维模式,并能用一个平台将这个思维过程记录下来,使我们能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评价,并有效地给予指导?

    我在《探究水的组成》这节课对概念教学进行研究。

通过化学史事件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在历史上的活动相结合,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宏观认识和用微观粒子的微观解释以及用化学用语表达的三重表征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这节课把核心活动落在不断地寻找证据,建立证据与结论之间的推理过程上。最后把对化学符号、模型系统和文字表述的三重表征作为知识落点。

      通过这节课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推理过程,再加上学生活动模拟的微观粒子的行为过程,学生在推理活动中就实现了对化学符号的意义的建构。不但重建了分子原子的意义,还建立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实现了化学中最难的认知转化,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分子到符号的认知。

  海淀区全体化学教师都参与了听课的活动,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陌生的学生,但是在课堂上学生被深深的吸引,完全忘记了台下有四百多名海淀区的化学教师。下课后,学生都不愿意离开,还在不停地讨论。学生的最高评价是,让这个老师到我们学校吧。

这节课开创了一种新的化学教学模式。被收录进《2014年初中化学能力标准及教学指南》。

     我还在继续搜集这样的教学实例形成难点有创新突破的教学课程比如《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海淀区承担的教育部课题,我们海淀区的教师团队一起紧张地工作了将近一年,整理出,初中所有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将他们制作成上百节微课,在全国推广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二、学生实践课程有实效有创新

1.化学实验创新课程

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我希望保护学生探究的天性,并把这种本能的兴趣转化为主动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我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是:用日常用品设计一个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设法检验它。我把学生的各种做法中最精彩的部分摘录下来,拼出了一份科学性很强的实验报告。当这样一份报告呈现在学生面前,替代了我所有的讲解。实验报告生成的过程生动的展示:科学的方法来源于生活,人类把对自然无意识的探究提升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就是科学的启蒙。

随着学习的深入,设置的学习任务更复杂。比如,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前,我设计了一个专题探究活动,问题是:有七瓶无色溶液,其中六瓶溶液只包含待鉴别的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还有一瓶混合溶液含待鉴别的阴阳离子至少各两种以上。每组同学抽到的混合溶液的成分不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这七瓶溶液分别是什么。

陌生的知识,千头万绪的线索让他们在电脑前足足坐了两天。除了同组的同学没有任何人可依赖。学生只能自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在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前,他们总算设计出了令自己比较满意的实验报告。

在这为期近两周的活动中,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实验——失败——修正——再实验这个流程。切身感受到一个科学结论诞生的艰辛。他们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由表面到深入。思维从迷惑到清晰,从清晰到困惑,从困惑到顿悟。

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还有很多,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主题实验活动中得以提升。渐渐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形成了一个系列课程,学生在活动中痛并快乐着。

2.自主学习课程

我希望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通过自主学习形成独立的人格。

我给学生每两个星期布置一项中型自主学习作业,每两个月布置一项难度较高的单元的作业。比如新课预习,实验设计,知识总结等等。教师要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作业完成的情况,对学生以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评价既要中肯到位又要具有激励功能,还应该给学生的进步指明方向。因为作业的开放度较高又无从参考。每一次作业都是自己的思想的结晶,大家都完成的很艰难,希望从形式和内容上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同伴们。我创建了百度贴吧《努力学习》专门用来发作业和在线讨论。很多学生的作业堪称作品。,我和学生们可以同时欣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的火花。每一个学生是主演的同时也是一百五十个观众中的一员。不但如此每个观众都会评价,还会把欣赏和批评的心得发到网上。这样在电脑前的日日夜夜,都被忠实的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一起成长的见证。

日常教学中我坚持设置开放性学生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夹。因为在课堂上和课余我布置的开放性作业种类比较多,每次作业都会有教师评语。当一次比较大型的自主学习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访谈和评价。我将学生活动的种类分为,开放性的实验报告类、思维导图的总结类、利用微粒模型实现学生对物质宏观微观和化学符号的三重表征类以及化学反应的图形图像表征类,积累了十几万字的原始资料。

我的专著《中学化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终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中包含了我对问题的研究,实验的研究,作业的研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和选修课的研究。在2013年进行的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在数千个科研成果参评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基础教育成果奖。

三、化学特色课程有情怀有收获

1.化学竞赛课程

我和我的学生为梦想而努力着,为理想和信念拼搏。

 第一次带竞赛,我带了六个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一起学习大学无机和有机的课程,编写了竞赛的课程及相关教材。非典时期无法面对面授课,我们就只能每天六个小时上网讨论。经过两年的努力获得了全国联赛(北京赛区)三个一等奖。

 后来,觉得竞赛这个事,挺有意思,就招集了一拨初三半大的小孩,开始了他们被戏称为“敢死队”的三年竞赛生涯。

学生在日志里写到“当时的学校尚在建设,周围环境一塌糊涂,尤其是和高二那届一比较,更是糊涂得没法说。大家不会忘记101的露天教室,我们居然弄来了黑板、粉笔,而且那天大风,黑板必须挂上书包才牢靠。我们没留下任何的影响资料,实在可惜。而且尚在建设的校园确实没有什么好的风景可寻,到处都是土路,下起雨来更是坑洼不平。在此值得说一句,因为每年都是夏天在补课,所以敢死队大多时候都是伴随着雨的记忆存在。”

经过三年没有寒暑假,没有周六的拼搏,我们获得了八个一等奖并均获得保送资格,北京市的前七名中我们有五人。在挑选北京队的过程中,因为101的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踏实稳重的学风,和对自己的信念的执着的追求,加上优异的培训成绩,有三人进入北京队(共五人)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决赛,最终三名选手中获一个全国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学生对这段日子的怀念如此真切。

 “比方我吧,如果不出意外,可能三年加起来是8等奖,我没说学化学受益的到底是什么,但我知道,这应该是一种自信,虽然我可能连续三年都没拿到一等奖,但起码我把自己的气球吹涨了,无论虚的实的,我应当更自信了——我无法想象我看着周围的朋友谈论着假期他们上敢死队的事。” 

“或许若干年后,我回想起这几个身份时,对于“网络写手”、“剧作家”的幼稚淡然一笑,对于“班长”时处理的种种问题还感到烦琐。而对于“敢死队员”,我更会刻骨铭心,毕竟青春在那里。” 

“一直觉得,敢死队就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人成功,有人只是短暂停留。看似没什么留恋的,却在很多个“结束”——比如高二敢死队,比如第三次联赛之后,还是伤感。把青春倾注到的事情,总还是令人留恋的。”

“我高中基本干了三件半事,其中上学,叉儿叉儿,学化学各占一个,剩下半个我想把它留给"长大"。”

也许,竞赛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功利的,但是在“敢死队“们的眼中,那是青春,是信念,是对学校的最深沉的爱。结果有或者没有,他们的一生都会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执着和信心而感到幸福,因为青春奋斗过,爱过。

2.AP化学教学及实验课程

2013年,我申请在学校的国际部担任化学教学的任务。

在当今的时代,国际教学交流非常频繁,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保留什么,是我觉得要研究的问题。

因为有境外培训的经历,使我们能够深入国外教学的课堂,我们发现外国学生的一些特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笔记能力、实验能力、批判能力、自理能力。而并不是他们的化学知识,在一堂化学课上可能只讲一个方程式。而围绕着这个化学反应,要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先做个实验,看看现象,然后确认生成物是什么,后来发生的就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要把铁钉上生成的铜刮下来,然后经过洗涤,干燥,称量。然后再称铁钉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生成的铁离子的价态,等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个方程式我们的课堂只需要五分钟,但是他们需要两节课。

这些使我认识到,也许我们的教育在对学科知识和难度的追求过程中,走的太快,走的太远,而来不及停下来等一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基本素养。比如,学生不记笔记,不预习,不总结,一切都等待老师的给予。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都比较弱。这些我们做为老师抱怨的,也许正是我们自己的课堂缺少的。

在接触国际教学后,首先改变的就是教材,全英文教材,习题,考试都是英文的。其中一年的教材内容是1400页。而我们的高中课程一年的内容不到200页。但是,开始备课后就感受到了,课本的优势,因为它很适合阅读。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深入地进行学习。在系统地教授了学生的笔记要求。要求学生有预习笔记,总结笔记。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笔记整理就非常漂亮了。

我开设了校本课程AP化学实验,每两周一次课,半天的时间,学校为了支持这门课程,买了最先进的传感器,学生们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除了要完成纸质的报告,还要完成一个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准备过程,实验讨论分析,实验数据采集。实验反思。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化学知识,还有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图像处理,还有影片制作,内容讲解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为能够将中国与美国的中学化学教学深入地研究,使两种文化和两种学习方式得以最好的融合。所以,国际部的学生在化学AP考试中取的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全球十五万考生五分率是百分之十,而我校五分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对国际课程的两年任教学习的过程中,我将美国课程中的精彩环节,移植到国内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编排,并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在新的课标修订完成后,必然会有新一轮的教材改革。我想我们的化学课程也会有着划时代的改变。

2008年,我在北京昌平大东流中学全职支教一年,担任初三的教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地了解基础薄弱校的学生。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相距几十公里,有的学校同在海淀相距十多公里,学生们就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实现教育均衡化,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这样我们才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迈进。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